“這么好的產品怎么推不開呢?”廣東省四會市白沙水電站副站長寧麗華不解地說。
寧麗華所說的產品,是深圳恩萊吉研制生產的水輪機輪轂無油化設備。該電站今年3月一臺機組改造使用了此設備,不但杜絕了漏油問題,而且發電功率由8500千瓦增加到1萬千瓦。“不僅如此,機組改造后,還大大提升了安全性,降低了勞動強度,顯著節省了運行成本。”作為電站技術負責人,寧麗華原來也曾質疑設備的性能,7個多月的運行使他徹底放心,贊不絕口。近日,該電站又簽訂了第二臺機組改造協議。
綠色環保、增效節能、國際領先,記者兩年前曾到廣東采訪過輪轂無油化的綠色水輪機技術,深深感受到其環保魅力,認為其符合國際綠色環保潮流,而且增效節能,必然會廣受推崇。然而,所料不及的是,其推廣應用不盡如人意。幾天的走訪,記者了解到,這里面有對此技術設備宣傳推廣力度不夠的因素,也有傳統觀念、固有做法、制度僵化、技術封閉保守等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羈絆。一些領導、專家、業主等,不愿改變傳統做法、舊有模式、現有利益格局,不敢不愿嘗試使用新技術設備,求穩怕變。凡此種種,使環保增效、利國利民的好產品得不到推廣使用。這,不利于高質量發展。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幾天的采訪記者卻感到,在新技術、新產品使用上,“酒香也怕巷子深”。這里的“巷子”,不但包含宣傳推廣不足因素,更包含傳統觀念、固定模式、舊有做法、技術封閉保守的束縛等。不擺脫這些“巷子”束縛,再好的“酒”也會少人問津,走不出巷子。
可喜的是,在廣東省水利廳、肇慶市、清遠市,記者看到在政府部門、設計單位積極提倡推介下,一些水電站業主大膽使用了綠色水輪機技術,并無一例外地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既杜絕漏油又擴容增效,而且基本上做到了免維護,有的改造機組已經做到運行7年免維護??梢哉f,“但凡使用了,都說好。”據悉,廣東省水利廳農水農電處計劃把此技術作為助推農村水電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
綠色環保、節能增效,是國家大力提倡的,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衷心呼吁政府部門、設計單位、業主法人,大力提倡、扶持、推廣、使用綠色環保節能的新技術新產品,讓更多的“綠色水輪機技術”走出巷子,酒香四溢。
如此,則是國之幸,民之福。